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活着,直奔天堂

★在寄居地分享永恒的爱!★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很期望和大家分享我们真实的信仰、真实的生活,和真实的我们,期望与您建立真实的友谊,共同见证那真实而永恒的爱!   “雁过留声”,希望路过这里的朋友们也都能留下你们的足迹。若希望联系站长,您可以写email给我们。

活着,直奔天堂  

2007-04-14 22:27:40|  分类: dairy of oneship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转自:http://www.glorybooks.net/ns_detail.php?id=79&nowmenuid=4&cpath=0020:&catid=20

 

 

活着,直奔天堂

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《死亡9分钟》读后感

 To be or not to be , it’s a question!”

当我还在上高中时,英语老师不断地向我们提起这句英文,为的是向我们讲解难学的英语语法。这样,高考过后,我就把这句英语抛了。

大学二年级,我又开始反复诵读这句英文名句。不是为考试;我只是在反复地问自己:“我到底是要选择继续生存,还是立时死亡?”

我想要选择“死亡”,既然我寻不着生存的永恒意义和绝对理由;但有一位在暗中察看我、密切注视我的,他不愿我现在就离去。他借着我的老师;借着我的导师;借着我身边那些与我没有血缘关系、却爱我胜似亲生的弟兄姐妹们,让我认识了他。他用他那从不改变的话语告诉我,我在他眼中有特殊的价值,而我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活下去在他的计划中也有绝对特殊的意义……

我被他的爱浇灌,以至愿意听从他,向着自己的肉体死了;然后,我选择“生存”。

于是,我不再背诵莎士比亚的那句英文了。

 

直到有一天……

当有人把一本《死亡9分钟》的中文简体版放在我手上时,我马上看到这句英文的中文简体版:“生存还是死亡?这是个问题。”(在书的背面)

我惊讶至极。并非我对那阴森恐怖的封面反感;我只是诧异如此直接谈及灵魂、谈及死亡和复活的书,何以能在这种封锁严密的环境中面于大众。教经济学的老师们教给我“需求决定供应”这条商业规律,我将它套用在这本书的出版上,便明白:这个充满饥渴心灵的社会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肉体以外、理性以外的世界!

至少我是需要的!

 

我还记得我信主之前提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:“天堂是什么样的?”我可以接受耶稣的存在,因为他爱我,我清楚地感觉得到;我也相信天堂存在,因为我相信爱我的耶稣不会对我说假话;他在《圣经》上所提的每件事情,过去的都已经被应验,将来的也必发生。但对我这样一个调皮而顽固的大孩子来说,我并不满足;我希望对天堂有更多的了解,或感受,或体会。

很多人不愿回答我的问题,他们觉得我在钻牛角尖;有些人怀着爱心要安慰我,但是他们确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的问题。后来有一位老师回答了我,说:“天堂嘛,就是与耶稣同在啊!如果你有耶稣同在,此刻你差不多就是活在天堂里了!”

在我看来那是有智慧的回答;但对刚刚信主的我来说无疑太抽象了。

再有一次,当我看到一个从老到少全部是基督徒的家庭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,他们的整个屋子充满爱与温馨、快乐时,我告诉自己:“这差不多就是地上的天堂吧(等我结婚了,我也要求上帝给我能力建立这样一个地上的天堂)!”

……

《死亡9分钟》给了我更直观、可信的解答,让我对天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。作者里奇博士以他死亡9分钟后再次活过来、重回人间的见证,将另一个世界以清晰可见的图画展示在我面前。虽然书中的主人公最后并没有到达天堂,而只是匆匆一瞥便被放回人世,但他依然在书中尽可能地向我们描述天堂的样子。他也告诉我们:“只要有什么东西(无论是肉体的嗜好、物质性的欲望,或者自我的全神贯注)挡住他的光,那就造成了隔离,在这种情形下,我们已算是步入死亡了。”

 

“自我的全神贯注”也会导致我们死亡?我深深地被这个提法所震动。

然而很快我就会心地微笑了。我发现几个月前我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意念。

那时,我为工作上各样的难处愁苦不已,有时甚至也问主既然不给我必要的条件来做荣耀他的事,为什么还不把我接到天堂去;几乎每天我都背着自己制造的十字架(而不是主给我的那个荣耀的十字架),困苦地行走于通向死亡的幽谷……不是么,若我们所做的与我们的上帝和他的计划毫无关系,我们又何尝不是随着时间的“滴滴嗒嗒”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呢?在那些日子,即使我最轻松的时候,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:“活着,走向死亡;死了,面向天堂!”

感谢主!他没有让我继续那样灰心丧气地走下去。他轻轻抬了一下我的下巴,让我低垂的头举起,可以不看脚底下那无底的深渊,而看到这个深渊也只不过半步宽而已,一跨即可过;当我轻松地跨过那无底深渊,我立即忘记背后、努力向前,向着那美好的标杆直跑;当我跑累了,我的头要再次垂下了,我只要稍微再抬一下头,便可看见那高高坐在宝座上的羔羊,时刻看顾、时刻同在;有一次他甚至幽默地对我说:“你若劳苦担重担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给你一个小推车!”

于是,我不再让自己陷在魔鬼的控告之下;我不再让自己沉迷于那灰心丧气的心情当中;我也不断地反省我的工作、我的生活,不愿自己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不在他的计划当中。我告诉自己,虽我依旧要行过死荫的幽谷(而不是死亡的幽谷),我却不至死;我活着,乃要直奔天堂!

……

这也是《死亡9分钟》的作者在最后两章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;他鼓励我们要带着爱的福音生活,要和耶稣一同得世界上那些仍然迷失的灵魂——我现在清楚知道,这是上帝至今仍留我在这个我并不喜欢的世界的唯一原因。在书的最后,里奇博士写道:“上帝忙着在塑造那些懂得如何去爱的人们。我相信这世界的命运将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努力地成长,如今剩余的光阴已不多。那么,我们会在下一个世界里看到什么呢?在此我深信,将来我们会看见什么,这必然取决于我们在今世如何好好地用爱心去生活。”

 

两天前我又买了一本《死亡9分钟》,欲送给一位刚信主的弟兄。再次翻看书中的文字,我突然有感动要给他写一点东西(写上面这些文字的感动也是源于那时)。我写道:

YJ

平安!

认识你以来,每次为你祷告,我都祈求我们的 神来光照你。因为我曾经也这样走过来,试图以自己的理性来求证 神的存在。但惟有 神自己,可以解答我们所有的疑问;惟有那光可以驱走所有黑暗、排开我们心中所有疑云;惟有我们那不惜牺牲自己独生子的上帝,可以叫我们空虚、烦躁不安的心全然得到平安、充实与满足!

我也求 神以他那完全的爱来浇灌你。有时 神并不直接让我们以理性思辩提出的问题得到解答,因他知我们的理性太有限,即使他回答了我们也不会明白、不会得到帮助。就像爱因斯坦不会去对一个初生的婴儿讲解‘相对论’……他会给他(她)一杯牛奶,或一杯蜜水……如此那孩子知道他存在,并且他爱他(她)!

每次为你祷告也都为你献上感恩,感谢 神赐你这样爱思考的大脑、这样执著追求(真理)不迷糊的心。愿主使用他所给你这样的恩赐来祝福你身边的人;也愿你多读取、所思索主的话语,靠主胜过、靠真理得胜!”

 

将以上文章与众弟兄姊妹们分享,共勉:朝前走,奔走天路不回头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2006331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8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